5·29世界肠道健康日 | 关爱肠道健康,一切从“肠”计议
发布时间:2020-05-29
世界肠道健康日,是WGO组织在1958年5月29日提出的,以唤起人们对肠道健康的关注。如今科学研究的结果已经不仅仅将肠道概念定为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器官,更重要的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甚至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肠道健康——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
警惕“吃”出来的癌症
大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双高”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大肠癌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当出现便血、腹泻、便秘等症状时,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约七成的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而晚期的生存率仅为5%。
不仅如此,年轻化发展趋势。《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上升,40~45岁后上升迅速,75~80岁达到高峰。但临床上也不乏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罹患大肠癌的例子。相关调查显示,中国40~74岁的人群中,约1.2亿人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30~74岁的高危人群中大肠腺瘤的发现率高达6.1%。
大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大肠癌的原因很多,如家族遗传、不良饮食结构、心理因素等。所谓不良饮食结构是指“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这样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蠕动减慢,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而心理压力、情绪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疾病有一定影响。有种说法叫“癌症性格”,如易怒、悲观、长期紧张或孤僻等人群,更容易成为癌症的“狩猎”对象。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会抑制身体正常的机能,甚至造成人体免疫调节机能下降。
如何早期预防大肠癌
1、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健康平衡的、膳食饮食、积极的、身体活动。
绝大多数癌症是由于外界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年龄越大,累积的危险因素就越多,患癌的风险也就越高。
2、注重癌症早期发现
必做早期防癌筛查的6种人:
3、适当食用对肠道有益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对胃肠道有益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蒸蛋、蒸鱼、去皮去筋的肉类、肉末稀饭、肉末细粉、面条、山药、马铃薯、香蕉、蕃茄、苹果等。
4、保持情绪稳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来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对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防止肠道老化大有裨益。在人的消化系统长期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都会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利于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最最最关键的——早筛
在美国,有35%的人做过肠镜;在日本,有60%的人做过肠镜;而在中国无症状的人群中只有1%的人做过肠镜。相比之下,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美国为64%,日本为72.1%。肠癌不早筛,发现就是晚期!
这些人群需进行胃肠镜筛查
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溃疡、息肉等阳性发现,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35岁。
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喜吃腌制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等人群。
出现胃肠道不适的人群: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脓血便等。
有过反复胃痛、嗳气、反酸、腹胀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朋友,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长期便秘、反复腹泻,大便性状改变(包括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带鼻涕样粘液,解大便不规律),长期抽烟饮酒的人群,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有呕血、呕咖啡样胃液、便血、柏油样大便、恶性贫血、明显消瘦(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过快)等症状疾病以及罹患过其他恶性肿瘤等的朋友,应该加强就诊及进一步检查。